
“心情低落怎么办?去吴京评论区逛一圈!”配资实力股票配资门户
2025年8月,一条摇头晃脑的老采访把吴京重新送上热搜:坦克后视镜、跳楼、吃蚯蚓……配上魔性节奏,成了全网最新“电子榨菜”。
从硬汉到搞笑男,只需三句“京言京语”+网友脑洞大开的二次创作,吴京评论区彻底沦为“沙雕文学大赛”现场。
1. 采访原片=大型“吹牛”现场
2017年《战狼2》央视访谈里,吴京眯眼挥笔:“我跳过楼你跳过吗?我让坦克轧过,你轧过吗?中国的蚯蚓我吃遍了,你吃过吗?”本意是炫耀“玩命拍片”,却被剪成8连问+摇头晃脑GIF,喜感直接拉满 。
展开剩余78%2. B站、抖音二创“京学”全面开花
- 摇头滤镜版:给京哥P上粉红腮红、猫耳发箍,一边晃头一边“躲子弹” ;
- 配音鬼畜版:把8连问做成Trap Beat,弹幕齐刷“我躲过早高峰的急刹车”;
- 表情包宇宙:从“坦克无后视镜”到“黑哥们儿语言不通”,网友套模板造句:“我拼夕夕提现过,你提过吗?”
3. 评论区大型文学创作基地
打开吴京任意一条微博,高赞全是“京句”接龙:
> “17岁酒驾被抓的是我,20岁偷看女生洗澡的也是我——吴京Style,你学得来吗?”
“老婆吃饭是不用叫的,火锅我自己涮!”
网友一边自嘲,一边把“京言京语”当成对抗班味生活的“嘴替”。
4. 从群嘲到玩梗,本质是“战狼滤镜”碎裂
Z世代不再盲信“硬汉权威”,把极致阳刚拆解成搞笑素材,既是解构,也是情绪出口:
- 经济下行期+职场内卷,年轻人用“京式吹牛”反向认证自己的“社畜苦难”;
- “明星也是普通人”共识下,观众更爱看“会摇头的搞笑男”,而非高高在上的“精神股东”。
5. 吴京团队零回应,反而助推热度
本人不删帖、不律师函,任由网友二创,“京学”呈病毒式扩散。连中国移动官微都玩梗:“我让套餐流量流浪”——官方玩梗,最为致命。
“京学”狂欢,到底是伤害性不大、娱乐性极强,还是把明星当“电子宠物”消费过度?
A. 支持玩梗——明星吃流量红利,就要接受被解构;
B. 反对无底洞——再搞笑也怕网暴升级,别把调侃变霸凌;
C. 纯路人——只想看新表情包,下一集啥时候更新?
留言区继续造句:
“我,你______吗?”
让吴京评论区再吵上热搜——毕竟配资实力股票配资门户,生活已经这么累,能笑一笑总是好的。
发布于:辽宁省长宏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